在抗日战争时期,国民党阵营中有不少将领与八路军保持着良好的关系。其中,卫立煌将军对八路军的援助广为人知。然而,还有一位国民党高级将领同样与八路军交好,却鲜少被提及,他的人生结局更为悲壮——在解放战争中选择了自尽,这位将领名叫刘戡。
刘戡出生于湖南桃源,自幼聪慧过人,18岁便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。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,他在27岁那年(1933年)就晋升为国民党83师师长,奉命支援抗日名将宋哲元,参与了惨烈的长城会战。当全面抗战爆发后,在忻口会战中,他率部歼灭日军万余人,战功赫赫,被公认为杰出的抗日将领,随后升任93军军长。
1940年,一个特殊的情况改变了刘戡的处境。他的军部参谋长实为中共地下党员,在这位参谋长的劝导下,刘戡开始暗中协助八路军,允许大量物资经由他的防区转运。这一举动最终引起蒋介石的不满,刘戡不得不将参谋长调离。他曾在私下表示:我以人格担保,抗战期间绝不参与内战。但这样的表态反而招致蒋介石的猜忌,很快就被撤去军职,送往陆军大学学习,实际上处于胡宗南的监视之下。
展开剩余54%直到1943年,国民党军队在日军攻势下节节败退,蒋介石才重新起用刘戡,派他前往河南宝灵收拾残局。担任63集团军总司令期间,刘戡与日军展开周旋,取得了显著战果。若他在抗战胜利后选择急流勇退,或许能以抗日名将的身份名垂青史。
然而历史没有如果。解放战争爆发后,刘戡奉命跟随胡宗南进攻陕甘宁边区。1948年2月,当解放军重兵包围战略要地宜川时,胡宗南强令刘戡率部驰援。殊不知这正中了毛泽东围城打援的经典战术。尽管刘戡的先锋部队已发现解放军正在两翼包抄,但在胡宗南的严令下,他不得不率军踏入彭德怀精心布置的口袋阵。
在瓦子街的激战中,刘戡曾派兵抢占制高点,却没想到这里竟成为他的葬身之地。面对重重包围,突围无望的刘戡最终拉响手雷自尽殉职,年仅42岁。彭德怀感念他抗日时期的功绩和曾经帮助八路军的义举,特意命人妥善收殓其遗体,送还胡宗南。这位生前官至中将的将领,死后被蒋介石追授为陆军上将。
(本文史实依据《凤凰网》相关历史资料整理)
发布于:天津市